继去年《Concord》的高调失败与《Astro Bot》的重大成功之后,PlayStation正在调整其策略:减少实时服务型游戏的数量,更加注重成熟游戏系列,并加强对内部工作室的监管力度。
PlayStation首席执行官赫尔曼·赫尔斯特在接受《金融时报》采访时表示,公司旨在最大限度降低未来游戏开发中的高昂风险。"我不希望团队总是求稳,但我更倾向于在失败时尽早以较低成本收场。"
《Concord》的失败代价绝非轻微。分析师估计索尼为此游戏投入约2.5亿美元,最终却因市场表现过于惨淡,致使公司在发行两周后将其下架,并随后关闭了开发商Firewalk Studios。相比之下,《Astro Bot》去年发行后获得媒体普遍赞誉,斩获多项大奖,截至2025年3月已售出230万份,位列PlayStation 5最畅销游戏行列。
尽管两款游戏在多方面存在差异,且开发历程截然不同,但赫尔斯特得出的核心结论是:必须加强对索尼旗下工作室的监管。这有助于在项目偏离正轨时——如《Concord》的情况——及时识别问题,避免最终酿成重大损失,使公司有机会及时调整或终止项目。
"我们此后推行了更严格、更频繁的多元化测试方案,"赫尔斯特坦言,"每次挫折带来的益处是,人们如今真正认识到监管何其重要。"
《金融时报》还采访了索尼多家工作室的负责人,他们证实新监管措施意味着更注重集体测试、加强索尼内部团队沟通,以及强化工作室管理层协作。"如果我们即将踩中重大雷区——比如另一家工作室正在开发同类型游戏——这类信息至关重要,"《Ghost of Yōtei》开发工作室Sucker Punch的艺术总监杰森·康奈尔表示。
这种观点在《Concord》折戟的背景下显得尤为贴切。分析师将其失败归因于多重因素,包括多人实时服务型射击游戏的市场饱和。赫尔斯特在采访中暗示,PlayStation不再像以往那样专注于推出一系列实时服务型游戏。即便如此,公司仍计划在2026年3月前发行Bungie的《马拉松》——这款游戏因延期、裁员及内容信息模糊不清,已引发Bungie粉丝群体的担忧。
赫尔斯特战略的另一核心是培育更多索尼自有重点知识产权。《Astro Bot》的成功经由多部作品积累而成,这个小机器人的人气随每部作品发行持续增长。据《金融时报》报道,赫尔斯特希望各工作室思考如何将原创IP发展为长效系列,正如《最后生还者》与《神秘海域》的路径。"我们以审慎态度对待IP创造…需要理解新创意如何能成为标志性PlayStation系列,并最终触及游戏圈外的受众,"他解释道。
目前计划中,PlayStation将于今年发行《Ghost of Yōtei》与《失落之魂》,而《漫威都根:斗魂》与Housemarque开发的《Saros》定档2026年。其他作品如《Fairgames》《漫威金刚狼》、顽皮狗开发的《星际异攻队:异端先知》及《马拉松》仍在开发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