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島秀夫近期公開了一系列遭棄置的電玩概念,其中包含獨特的「遺忘遊戲」構想——遊戲主角會因玩家長期未登入而逐漸喪失關鍵知識與技能。他更透露已將存有遊戲創意的USB隨身碟託付給團隊,作為自己離世後的創作指引。
據VGC報導,小島在Edge雜誌訪談中分享了這個深刻覺悟,坦言疫情徹底改變了他對生命的看法。
「相比六十歲生日,疫情帶給我的衝擊更大。」他解釋道,「那段時期我重病纏身,還接受了眼部手術。在此之前,我從不覺得自己衰老,總以為能無止盡地創作下去。」
「但病痛迫使我停擺,周遭許多人相繼離世。這讓我不得不正視死亡。康復後我開始思考:『我還能剩多少時間製作遊戲或電影?或許十年?』」
「我將存有所有創意的USB交給私人助理,就像立下遺囑。」他表示,「希望我離開後,小島製作所仍能持續創作。我最擔心工作室淪為只能經營既有IP的空殼。」
日前IGN特別報導了小島關於「即時成長系統」的構想。除了回顧過去與時間相關的遊戲機制,他還透露了未採用的概念,包括原本計劃加入《死亡擱淺2:ON THE BEACH》的設計。
「我曾想讓遊戲角色的頭髮自然生長。」小島在自己日語廣播節目KOJI10中分享,「在《死亡擱淺2》初期構想裡,山姆的鬍鬚會隨時間變長,玩家得定期刮鬍避免邋遢形象。但考量諾曼·李杜斯是巨星,我不想讓他看起來太狼狽!」不過他補充,這項機制可能會在未來作品實現。小島同時提出三款以「實時演進」為核心的遊戲構想。首款模擬人生階段:「從新生兒起步,歷經兒童期直至成年。遊戲全程需對抗敵人,隨著角色老化至七八十歲,視力會衰退、行動會遲緩。青少年時期身手敏捷,六十歲後則需倚靠智慧而非速度。」他解釋這種設計能讓年輕角色擁有體能優勢,年長者則具戰略深度,卻也打趣道:「但這種遊戲誰要買啊?」意外的是節目搭檔們都對這獨特構想興致勃勃。
第二款概念聚焦需要長期醞釀的製作系統,例如釀造葡萄酒或起司,適合需要玩家長期投入的放置型遊戲。
對決:潛龍諜影最佳頭目戰
選出贏家
新對決
冠軍
亞軍
季軍查看個人戰績完成遊覽取得專屬結果,或觀看社群統計!繼續遊覽查看結果
最後一款「遺忘遊戲」則要求玩家密集遊玩。若間隔太久未登入,主角將逐漸遺失射擊技巧等關鍵能力,甚至忘記自身使命。「如果超過一天沒玩,角色會連移動方式都忘光。」小島笑言,「玩家恐怕得向公司或學校請假一週才能破關!」
小島製作所當前正處多產時期。除《死亡擱淺2》外,他正與A24合作改編真人版電影——該公司曾推出《媽的多重宇宙》等獲獎作品。同時還有Xbox遊戲工作室的《OD》,以及為索尼開發的遊戲電影混合體《PHYSINT》。
《OD》與《PHYSINT》尚未公布發行時程。今年一月小島曾提及,電玩演員罷工事件已延誤兩項企劃進度,相關消息可能還需等待。